国考1号2(第2套)高中2025届毕业班基础知识滚动测试(二)2语文答案,目前浪淘沙答案网已经汇总了国考1号2(第2套)高中2025届毕业班基础知识滚动测试(二)2语文答案的各科答案和试卷,获取更多{{papers_name}}答案解析,请在关注本站。
本文从以下几个角度介绍。
-
1、2024国考1号2语文
2、2024国考1号5语文答案
3、国考1号5语文答案2024
4、国考1号2024语文2
13.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。(8分)(1)方今汉家法周,周道不得立弟,当立子,故《春秋》所以非宋宣公。(2)襄公既败于泓,而君子或以为多,伤中国阙礼义。14.材料一中认为宋宣公传位给弟弟穆公是合于道义的,为什么《春秋》中却要讥讽宋宣公呢?请结合材料简要说明原因。(4分)(二)古代诗歌阅读(本题共2小题,9分)阅读下面这首唐诗,完成15、16题。病中友人相访白居易卧久不记日,南窗昏复昏。萧条草檐下,寒雀朝夕闻。强扶床前杖,起向庭中行。偶逢故人至,便当一逢迎。移榻就斜日,披裘倚前楹。闲谈胜服药,稍觉有心情。15.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与赏析,不正确的一项是()(3分)A.“萧条草檐下”写诗人居室简陋,同时又是诗人心境的投射,带有浓厚的主观色彩。B.诗人虽久病在床,但常有朋友造访,询问服药情况,关心其病情,这给了诗人慰藉。C.日复一日的黄昏、毫无生机的草檐、朝夕鸣叫的寒雀等构成了诗人病中的生活环境。D.诗歌语言易浅显,饱含真情,可用“一语天然万古新,豪华落尽见真淳”来形容。16.诗人的情感变化寓于叙事之中是这首诗歌的重要特点,请结合具体诗句对此加以赏析。(6分)(三)名篇名句默写(本题共1小题,6分)17.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。(1)中国古人善于在小与大的思辨中获得启示。司马迁《屈原列传》中用”寓意言小旨大,韩愈《师说》中用“批评了舍大择小的现象。(2)古人尤其重视谋臣能士,甚至不惜用珍宝土地来招揽他们,如在《六国论》中苏洵提出如果“”,齐心协力进攻秦国,那么秦人会食不下咽;《过秦论》中诸侯谋弱秦也是“”以达到招揽读书人的目的。(3)学校“春雨社”征文活动,雨雁想要从神话传说中汲取创作灵感,请你给她提供几句这样的古代诗句,如:三、语言文字运用(20分)(一)语言文字运用1(本题共3小题,13分)阅读下面的文字,完成18~20题。最近,“淡学”一词在社交媒体上走红。“淡学,(A),提倡的是一种“淡然”的生活态度。外表宠辱不惊、不争不抢,内心和安宁、八风不动。①节奏飞快、竞争激烈、社交频繁的现代社会,②在社会规训和自我加压的双重鞭策下,③成年人一直面临着不小压力。(④想做一个“高分”成年人,⑤往往要付出巨大的脑力、精力和情感成本。⑥选择“让精神减负让欲望减少”,⑦是“淡人”们舒缓压力、消解内耗、积蓄能量。就像船行大海中,风浪越大,越
本文标签: